中国证监会就《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监管职责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这场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不仅为科技企业跨越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标志着我国金融体系正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或将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伴随富时中国 A50 指数期货直线拉升、离岸人民币汇率收复 6.99 关口,一场由政策驱动的中国资产价值重估浪潮正在全球资本市场掀起涟漪。
数据显示,全球主要央行政策利率已累计上调 350 个基点,而市场对 2025 年降息预期却高达 150 个基点,这种 “紧缩与宽松” 的博弈正深刻重塑金融格局。
六部门的联合发声,标志着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从 “投资驱动” 到 “消费驱动” 的深刻变革。当货币政策精准滴灌、财政补贴激活潜力、产业协同提升供给,消费将不再是经济波动的 “稳定器”,而成为高质量发展的 “发动机”。
2025 年 3 月 17 日,离岸人民币市场掀起波澜。隔夜 Hibor 利率飙升 41 个基点至 2.03818%,创 2 月 20 日以来新高,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突破 7.22 关口。这场突如其来的大涨,不仅打破了美元指数走强的压制,更释放出全球资本重构的深层信号。
1-2 月数据勾勒出中国经济 “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 的轨迹。当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千万辆,当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当 “新质生产力” 成为热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动能转换。
倡议书的发布,标志着银行业支持民营经济进入 “精准滴灌” 与 “长效赋能” 并重的新阶段。当金融机构将服务民营经济纳入战略核心,当信贷创新与技术突破形成共振,中国民营经济必将迎来 “枝繁叶茂” 的春天。
2025 年,建设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并购贷款创新、绿色金融突破、普惠服务升级等举措,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融资支持体系。
未来十年,随着养老金入市、数字人民币国际化、绿色经济崛起,中国有望从 “全球工厂” 转型为 “创新策源地”,成为全球资本的 “稳定锚” 与 “增长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6.14万亿元的贷款增量,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刻度。当制造业与小微企业占据信贷C位,当政策工具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映射出的是增长逻辑从“要素投入”到“效率驱动”的深刻转变。